政府信息公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甘谷县农业特色产业奖补实施方案(2024-2025)》解读

索引号:blwz/2024-00025 时间:2024-06-12 来源:八里湾镇人民政府   
 

《甘谷县农业特色产业奖补实施方案(2024-2025)》解读

近日,甘谷县以谷政发〔2024〕27号文印发了《甘谷县农业特色产业奖补实施方案(2024-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有关单位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实施方案》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甘谷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巩固提升计划总体方案》《分产业篇方案》实施落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果业中心,在结合近年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和各类审计、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指导意见》《甘肃省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甘谷县2021-2025年农业产业振兴奖补意见》等文件精神,共同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有7个部分。

一是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要求,聚焦打造现代寒旱农业高地,深入实施现代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围绕6条特色产业示范片带,持续不断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创品牌,加快建设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推进由特色农业大县向特色农业强县跨越,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是奖补原则。包括坚持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原则。坚持以物代补、以奖代补原则。坚持真种真养、注重成效原则。坚持联农带农、促农增收原则。

三是资金来源、额度。产业奖补资金来源为各级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单位帮扶资金、其他社会帮扶资金。奖补企业和合作社的年度资金规模依据当年审核通过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实际申报金额确定。

四是奖补范围和对象。按照乡镇“一乡一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在乡镇建设的主导产业示范基地范围内发展粮食、蔬菜、果品、中药材、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农户,重点扶持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特殊困难户,以及联农带农机制完善、能够带动农户发展增收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种养植大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

五是奖补内容、标准。粮油产业主要针对全县创办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马铃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及小麦、玉米、油菜、亚麻等产业进行奖补。蔬菜产业。主要对新建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辣椒、菜豆,钢架大棚,以及蔬菜新特优品种示范进行奖补。中药材产业主要对新建100亩以上集中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柴胡、红花、党参、黄芪等进行奖补。果品产业主要奖补老果园改造、果园高接换优改良、设施果园建设、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特色优势树种引进或开发等。畜牧产业主要奖补标准化圈舍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养殖场创、粮改饲种植等。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奖补新建的特色产业加工基地、引进安装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延链补链作用的农产品产后加工生产线或配套设备,以及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方面主要奖补新认证绿色食品奖、有机农产品和新入选“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的生产经营主体。经营主体示范创建方面主要对当年新认定的各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示范性家庭农场进行奖补。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方面主要是对经营主体或农户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服务产业进行奖补,对符合省市认定标准的按流程申报省级专项资金进行奖励。

六是奖补程序。包括物化奖补程序和资金奖补程序。均按照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要求程序制定。

七是保障措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规范流程管理,细化绩效考核;注重日常监管,强化风险防范等3个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