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甘谷县人民政府关于甘谷县2023年县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ggxczj/2024-00066 时间:2024-08-14 来源:甘谷县财政局   
 

甘谷县人民政府关于甘谷县2023年县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3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财政预算,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统筹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民生支出执行到位,维护社会经济大局稳定、预算执行总体平稳。

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9895万元,完成预算92390万元的108.1%,同比下降9.5%;财政总支出526499万元,完成预算562546的93.6%,同比增长4.2%。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900万元,占预算46508万元的100.8%,较上年43897万元增收3003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增值税6866万元,占预算的75.5%,同比增长79.6%;企业所得税1184万元,占预算的78.9%,同比下降1.5%;个人所得税380万元,占预算的126.7%,同比下降0.3%;资源税113万元,占预算的56.5%,同比下降15.7%;城市维护建设税990万元,占预算的74.0%,同比增长18.7%;房产税1075万元,占预算的76.8%,同比下降11.8%;印花税480万元,占预算的120%,同比增长17.9%;城镇土地使用税819万元,占预算的81.9%,同比下降4.1%;土地增值税1361万元,占预算的35.8%,同比下降57.8%;车船税1787万元,占预算的127.6%,同比增长19.2%;耕地占用税1340万元,占预算的89.3%,同比增长57.8%;契税3724万元,占预算的82.8%,同比下降12%;环境保护税130万元,占预算的173.3%,同比增长132.1%;其他税收收入12万元;专项收入9238万元,占预算的200.8%,同比下降20.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169万元,占预算的189.5%,同比增长120.2%;罚没收入2610万元,占预算的79.1%,同比增长43.1%;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9684万元,占预算的103.6%,同比增长5.2%;捐赠收入1616万元,占预算的202.0%,同比增长85.5%;其他收入322万元,占预算的115.0%,同比增长24.8%。

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支出456269万元,占预算463815万元的98.4%,较上年414464万元增支41805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946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1.2%;国防支出108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下降13.6%;公共安全支出12901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25.8%;教育支出106602万元,占预算的99.8%,同比增长1.3%;科学技术支出2776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10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775万元,占预算的79.4%,同比增长6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188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10.8%;卫生健康支出36481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12.0%;节能环保支出6191万元,占预算的73.7%,同比增长47.5%;城乡社区支出34424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67.4%;农林水支出109986万元,占预算的96.9%,同比增长11.2%;交通运输支出6250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下降36.7%;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59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下降85.9%;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54万元,占预算的93.1%,同比增长58.7%;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068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58.5%;住房保障支出21953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32.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67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76.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226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下降12.1%;债务付息支出1877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0.4%;债务发行费支出17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30.8%;其他支出520万元,占预算的100.0%,同比下降92.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9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0312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819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0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080万元,调入资金335万元,收入总计48134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269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12667万元,上解支出337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1万元,动用预算周转金-21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780万元,支出总计473796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年终结余7546万元。

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1.预备费使用情况。2023年预备费调整预算5000万元,实际支出5000万元,主要用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和民生领域保障支出。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2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331万元,下降7.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01万元、公务接待费3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本级预算收入34519万元,占预算20000万元的172.6%,下降24.9%。加上上级政府性基金专项补助收入60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6548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014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207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0230万元,完成全年预算98731万元的71.1%,下降22.9%。加上债务还本支出22000万元,调出资金1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850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61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5477万元的94.8%,上年结余收入1319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139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2286万元的98.3%。年终结余1441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1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0万元,调出资金17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2023年落实县人大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落实县人大各项决议,按照积极财政政策中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可持续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狠抓财政管理和政策落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努力增收争项,全面提升保障能力。一是全力完成年初预期收入。财税部门加强对接协同,聚焦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项目,及时准确研判收入形势,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900万元,同比增收3003万元,增长6.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261万元,同比增收1542万元,增长8.2%。深抓非税收入挖潜增量,认真梳理缴费清单,加强征缴管理,抓大不放小,及时足额征缴入库,非税收入完成26639万元,同比增长5.8%。二是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坚持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向省市反映我县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项目推进等情况,抢抓政策机遇,大力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争取到位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7.3亿元,较上年增长17.0%,争取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水利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教育基建等专项转移支付23亿元,有效保障了全县各项重点支出需求。三是着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顶格减征“六税两费”,对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等政策“组合拳”。全年落实减税降费31185万元,其中:留抵退税11377万元、税前减税18865万元、降费943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行业降低经营成本。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坚持开源节流,着力强化民生保障,提高财政支出强度。一是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完善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三保”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将预算财力优先用于“三保”支出,组织实施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坚持库款动态监测机制,确保资金均衡调度,优先保障财政“三保”支出需求。2023年“三保”支出223104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76274万元;保工资支出144663万元;保运转支出2167万元。二是直达资金落地见效。聚焦财政“三保”和惠企利民工程,严格落实资金直达机制,强化资金全过程监管,确保养老、医疗、就业、困难救助及教育补助等惠企利民直达资金高效安全运行。2023年全县教育、卫生等11类民生支出41424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90.8%。三是加大乡村振兴资金倾斜度。倾全县之力,持续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力度。2023年县级统筹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亿元,整合涉农资金4.6亿元,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80万元、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596万元,拨付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2767万元、农村厕所革命补助2264万元、乡村建设341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1848万元,为推动农村标准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加强债务监管,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一是严格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新增政府债务严格控制在省市核定限额以内,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落实隐性债务多部门联合监测制度,全方位监测并定期报告隐性债务有关情况,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加大对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监管力度,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全年化解政府债务65421万元,其中:偿还法定债务本息42756万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0088万元;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12577万元。三是保障合理需求。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在严堵“后门”的同时,依法合理开好“前门”,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债券,发挥债券资金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争取再融资债券2.7亿元、专项债券5.0亿元,支付率70.0%。

(四)强化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接受了财政部对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价调研以及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复查督导,通过调研和检查,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整改,为全县各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的开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二是建立事前评估机制。结合项目审批、部门预算调整等,对新增重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从项目实施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集资金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评估。全年开展新增项目事前绩效评估17个,涉及金额76250万元。三是抓好绩效目标管理。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对全县145个单位所有批复的部门预算资金制定绩效指标、确定绩效指标值,在批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绩效目标,年中实施绩效监控,对批复的绩效目标进行跟踪问效。四是重视结果,实施绩效评价管理。按照“谁设置目标、谁自评”的原则,要求项目实施部门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逐项评价项目实施效果,综合衡量预算资金产出效益。依据“一项目、一评价、一报告”的要求,对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整体预算支出开展了绩效自评。财政部门对社会关注度高、事关民生支出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全年进行重点评价14个项目,涉及金额6.69亿元,部门整体支出重点评价10个部门1.31亿元。

(五)加大监管力度,提升财会监督效能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精神,制定出台了《甘谷县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全县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以及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聚焦9个领域整治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自查自纠、县级复查和“回头看”等工作,查真查实各类问题,扎实做好问题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依法依规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先后对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平台公司等39家单位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重点检查和督导,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内容,以及代理记账中介机构执业情况纳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质量失真、支出票据不规范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维护了《会计法》的严肃性,扩大了会计监督的影响力和震慑力。

(六)坚持守正创新,财政改革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创新预算编制方式,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突出“保重点、压一般”,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政府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预算全过程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预算数据管理“五个一体化”,全面规范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二是强化直达资金监控管理。持续发挥直达资金惠民生、保市场主体作用,加快资金分配使用,实行资金全流程、全链条跟踪监控,资金精准直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2023年收到直达资金17.1亿元,支出15.8亿元,支出率92.3%。三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制订《甘谷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将裕泰、城乡更新、城建综合、恒通、城投及民生交通等6家公司的净资产值作价出资组建甘谷县冀城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后企业资产总计48.95亿元,负债总计16.15亿元,净资产总计32.8亿元,资产负债率32.99%。四是严格资产管控,规范资产处置。严把国有资产“入口”、抓牢“使用”、筑牢“出口”关。落实资产配置预算前置审批,强化配置程序、标准约束性,有效地推进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流程,提升采购监管效率,全年政府采购计划25848万元,实际采购24793万元,其中:货物16005万元、工程1413万元、服务7360万元、资金节约率4.1%。以深入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聚焦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基层“三保”、加强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县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三、关于2022年预算执行审计问题整改情况

2022年预算执行方面主要审计出一般公共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细化、批复部门预算时未同步批复绩效目标、专项债券执行率低、延压财政收入、县属国有企业监管有待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还需规范、未建立绩效管理考核结果通报制度等7个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协调组织相关部门,深挖并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制定具体可行性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全面完成了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具体整改情况:一是针对预算编制中未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分上级财政部门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未细化到各相关预算单位和具体项目的问题。县财政在2023年部门预算时,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了预算。在编制年初预算前,协调项目部门提前向上对接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将转移支付资金编制到具体的项目和实施单位,确保了年初预算的完整性和细化性;二是针对批复部门预算时未同步批复绩效目标问题。县财政建立健全了以部门为主体的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管理体制,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资金管理深度融合,将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批复与预算同步编制、同步提交、同步审核、同步批复,保持与年度预算编制的紧密契合;三是针对专项债券执行率低问题。县政府不断加大对项目主管单位的督导力度,督促项目单位做好债券项目前提准备和实施工作,紧盯施工进度,及时跟进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资金支付进度,截至目前2022年专项债券已全部实现支出。四是针对延压财政收入问题。县财政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将延压的194.5万元已全部上缴国库,并在以后年度及时与单位对账,做到应缴尽缴,严格杜绝发生延压财政收入现象;五是针对县属国有企业监管有待加强问题。全县已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了国资监管人员能力和水平,以更好的履行出资人职责。同时,随时实地督查、委托第三方对县属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系统性财务审计,实现了对县属国企的常态化专业监控;六是针对政府采购管理还需规范问题。县财政印发了《甘谷县财政局关于规范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采购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谷县财政局关于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通知》和《甘谷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夯实政府采购基础,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对未执行优惠率的行为进行严重警告,对采购合同未及时公告及备案行为,将锁定其“甘肃省政府采购网”计划及公告功能,并对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县财政局通过专业指导培训、规范采购流程、加大惩处力度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政府采购监管行为;七是针对未建立绩效管理考核结果通报制度问题。县政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制定了《甘谷县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充分应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通报制度,实行奖优罚劣、激励约束,将评价结果定比例应用于预算资金安排中,逐步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面对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双重压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以积极作为的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时,紧盯开源节流、财力保障和优化收支结构等重要任务,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财政风险防控能力,以更强的担当、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推动全县财政工作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和高质量发展。

  
附件【2023年决算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