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甘谷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ggxczj/2024-00065 时间:2024-08-14 来源:甘谷县财政局   
 

甘谷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主动作为、勇毅前行 、抢抓机遇,挖潜增量,优化结构,注重实效,保障重点,强化监管,全力推动财政各项事业发展。2024年上半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40275万元,完成预算101032万元的39.9%,短均衡进度1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34.5%。财政总支出225898万元,完成变动预算471239万元的47.9%,较上年同期下降11.9%。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15万元,完成预算49531万元的56.6%,同比下降11.9%。其中:税收收入减收1700万元,下降15.1%;非税收入减收2097万元,下降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157万元,完成变动预算417665万元的49.1%,同比下降1.9%。剔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医疗保险市统筹等不可比因素,增长8.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81万元,完成预算24850万元的6.8%,同比下降88.7 %。政府性基金支出20741万元,完成变动预算53557万元的38.7%,同比下降56%。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社保基金收入24194万元,完成预算的41.05%,同比下降12.88 %。社保基金支出24368万元,完成预算的48.77%,同比增长13.17%。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县级国有企业无经营收入上缴,上半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二、上半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一)收入实现双过半,增幅不断回落。今年以来,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年初人大审议通过的全年收支预算目标,全力以赴、依法依规加快推进财政收支管理各项工作,1—6月全县组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预算的56.6%,收入预算执行进度相比序时进度均快6.6个百分点以上,圆满实现“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的二季度攻坚目标。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断回落,同比下降11.9%,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基数影响。近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2022年受疫情影响,全市财政收入断崖式下降,而我县仍然保持增长,去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68.4%,增长15.1%,拉高了基数,造成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增长困难。二是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建筑业、制造业等相关税收影响较大。税收收入同比减收1700万元,减收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额的44.8%,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税收下降38.3%、建筑业税收下降13.1%、制造业下降46.5%;三是土地出让收入不理想,影响教育、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计提,上年同期入库土地出让金21106万元,计提两项资金6310万元,今年仅入库土地出让金4324万元,计提两项资金3900万元,同比减收2410万元,减收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额的63.5%,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7.6个百分点;四是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出现欠税现象,税源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全县重点纳税企业税收减收3229万元,下降16.8%,其中: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减收1035万元,下降69.2%。同时,今年可用于处置的国有资源资产明显减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收入同比减收1000万元,下降10.2%,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

(二)兜牢兜实三保,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坚持开源节流,着力强化民生保障,提高财政支出强度。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紧盯省市政策导向和资金安排方向,考虑和慎思竞争性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争取方案和定期统计机制,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多渠道、全方位向上争取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上半年,全县共争取到位一般转移支付资金341915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138717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2822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8868万元、一般债券资金4838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县重点任务需求和重点项目建设。二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和完善“三保”政策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坚持库款动态监测,确保资金均衡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上半年“三保”支出102810万元,完成预算的50%,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25551万元;保工资支出75424万元;保运转支出1835万元。三严格落实资金直达机制。聚焦财政“三保”和惠企利民工程,严格遵守直达系统程序,规范资金支付,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养老、医疗、就业、困难救助及教育补助等惠企利民直达资金落地见效。上半年直达资金支出59394万元,执行率47.5%。四是健全完善“四位一体”闭环管理体系。建立精准、高效、快捷的“三保”管理制度,分级分类强化“三保”审核、执行和监管,逐步形成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监督“四位一体”闭环管理体系,为全周期“三保”执行监督打下扎实可靠的数据基础,切实防范了财政运行风险。

(三)加强绩效管理,纵深推进财会监督。一是建立预算与绩效同步融合机制。全面推行“全方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的深化融合,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主体责任。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将财会监督工作作为规范财政行为、维护财经秩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的“主角”,助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同频共振。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理清工作思路,落实责任主体,开展业务培训,已形成财会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健全财会监督工作机制。印发《甘谷县财会监督暨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围绕财会监督11个方面、财经纪律4个方面重点问题开展财会监督,明确了重点任务,细化了推进路线,提质了财会监督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四是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成立甘谷县财会监督检查组,分三组对15个乡镇、7个县直部门、12所学校、9所卫生院和部分衔接资金使用单位开展重点问题监督检查。按照“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查摆问题,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实现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的目标,确保整改问题有成效、不反弹、经得起查,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四)积极化解债务,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一是严格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新增政府债务严格控制在省市核定限额以内,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完善债务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债务多部门联合监测制度,全方位监测并定期报告债务有关情况,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加大对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监管力度,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上半年偿还债务本息9479万元,其中法定债务本息4959万元、隐性债务本金1530万元、平台公司本息2990万元。三是保障合理需求。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在严堵“后门”的同时,依法合理开好“前门”,密切跟踪新增债券分配政策,做好债券流动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债券额度,发挥债券资金促投资、扩内需、补短板作用。上半年争取再融资债券3000万元、一般债券4838万元。

三、下半年财政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力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涵养税源,在增加财政收入上下功夫。一是用足政策育税源。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退税缓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二是积极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奖补等财税支持政策,大力引进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落地,以产业发展支撑财政增收。三是强化收入征管。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增强组织收入工作前瞻性,进一步提升重点税源挖潜增收,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奋力向上争取。紧抓国家稳经济大盘释放政策机遇窗口期,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将竞争性评审项目、试点项目等作为争取的重点和突破口,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加大项目资金和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全力保障县域稳增长资金需求。

(二)有保有压,在资金保障与预算约束上下功夫。一是注重民生保障。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民生实事政策,以增强民生获得感、幸福感为主线,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围绕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将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同时,重点支持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城乡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全力保障民生。二是硬化预算约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无预算支出安排,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各项民生政策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强化资金统筹。加大存量资金清理回收力度,对已形成的结余资金、沉淀资金、趴窝资金一律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坚持资金向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倾斜,集中财力办好县委、县政府议定的大事要事,有效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三)坚守底线,在防范化解风险上下功夫。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全面摸清债务风险和资产资源底数,优化分年度债务化解方案,一债一策逐笔落实资金来源和偿还义务。依法依规理清债务责任,加强国有企业举债监管,对于确有需要、已明确资金来源且不形成新的地方政府债务的项目,要提级管理,论证后报批实施。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善于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积极化解存量,确保政府债务率、政府债务限额等指标控制在合理安全区间。强化预算约束,清理盘活存量资金、资产,推进“三公经费”管理、加强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等措施,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四)深化改革,在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创新预算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摒弃原基数分配法,采取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新机制,逐步降低部门预算偏差率。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加强财政支付与绩效管理评价的有效衔接,将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紧密融合,逐步实现预算执行效益最优,财政资金呈现效能最佳。三是完善信息政务公开。进一步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做到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严格国有资产管控。严把国有资产“入口”关、抓牢“使用”关、筑牢“出口”关。严格落实资产配置预算前置审批,强化程序和标准约束性,有效地推进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全县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五是常态化开展财会监督。聚焦重点、关注热点,积极推进财政监督管理,运用预算监控、财政评审、政府采购以及绩效评价等监管手段,着力提升财政监督效能,补齐短板,不断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下半年,我们将在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支持下,坚定方向,笃行不怠,抢抓政策红利和发展窗口,积极推动财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件【2024年上半年财政收支表.xls